華潤啤酒 全方位實踐ESG

▲華潤啤酒將聚焦「產品高端化、品牌多元化和國際化」,努力打造成為一家國際化綠色釀酒企業。

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是全球關注的議題,企業履行ESG不再是宣傳的口號,而是實際需要。華潤啤酒作為全國著名的酒類產品品牌,多年來積極將ESG理念融合到業務發展藍圖,並善用智慧管理與環保科技,從產品及運營、環境保護、關懷員工及社會責任等方面着手,提升整個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。集團憑藉在實踐ESG方面的出色表現,獲頒《明報》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大獎「卓越ESG企業大獎─上市公司」殊榮。

 華潤啤酒一直以「引領產業發展,釀造美好生活」為願景,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超越期望的產品與體驗,為員工打造事業家園,為合作夥伴提升價值,為股東創造長期回報,為環境和社會帶來綠色和諧發展,激發和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。集團因應業務發展,制定了環境、健康及安全管理「十四五」規劃,以2020年為基準年,為往後五年的ESG管理設定12項具體目標,包括通過制定具體ESG目標,並與管理團隊薪酬掛鉤,建立考核獎懲機制,確保公司的健康發展。另外,集團為有效提升可持續發展水平,特別成立由董事會辦公室、技術研究院、EHS部組成的ESG專項工作組,負責制定符合公司策略的ESG中長期目標並落實執行。

▲華潤啤酒成立碳中和研發中心,是全國範圍內唯一一家跨不同酒種,專門致力於啤酒和白酒領域碳中和創新工作的研究中心。

節能減碳 珍惜用水捍衛資源

集團亦於2023年承諾推進「碳中和工廠」建設,預計在今年底完成至少2家「碳中和工廠」的建設,並領取認證;位於四川涼山的工廠已在今年4月獲SGS認證,成為集團旗下首家實現碳中和的工廠。集團亦成立了華潤啤酒碳中和研發中心,是全國唯一跨不同酒種、專門致力於啤酒和白酒領域碳中和創新工作的研究中心。集團去年投放於項目研發方面的支出達人民幣2.15億元,並已建立一支588人的科研工作隊伍,發明專利數量較2022年增長175%。集團在生產方面設有嚴格的環境管理體系,重視綠色生產和節能減排。截至2024年1月,華潤啤酒已有9家工廠獲得「省級綠色工廠」稱號,其中5家更獲得「國家級綠色工廠」稱號。
在全球水資源日漸匱乏的情況下,華潤啤酒致力保護珍貴的水資源。集團根據國家標準制定了17項水資源管理指標,當中包括反滲透廢水率、冷凝水回收率、循環利用比率和重複利用率等,並由公司總裁和副總裁親身監督所有與水資管理相關的部門,可見公司對水資源管理的重視。另外,集團亦不斷投入資源發展創新的節水科技,並將其應用到作業工廠,以減少耗水量並提高用水效率。2023年,華潤啤酒旗下5家工廠獲得省級「節水標杆企業」稱號,武漢工廠更獲頒國家級「水效領跑者」稱號。
除了節約用水,集團亦於2021年起全面實現燃煤零消耗,致力降低汽油、柴油、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,提升潔淨能源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率。2023年,集團非可再生能源消耗量較2022年下降12.7%,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則上升15.7%。另外,集團旗下38家工廠配置沼氣鍋爐,轉化約13.2萬噸蒸氣作為工廠生產能源,節省外購蒸氣成本約人民幣3,517萬元。在減省成本之餘,達到環保效益。

▲華潤啤酒統籌綠電採購,部分工廠已實現100%的綠電使用。

推動公益 體現企業社會責任

華潤啤酒在銳意拓展業務的同時,亦熱心公益,積極參與環境保護、賑災濟難、扶助貧困、促進教育和鄉村振興等工作。此外,集團積極振興產業發展,開展了「國產啤麥品質提升及標準化種植質量保證體系研究」項目,同時啟動白酒業務紅高粱種植項目。2023年,集團開展公益事業的資金總額(含捐贈物資折價)為人民幣266.5萬元。作為一家業務遍及全國的企業,華潤啤酒透過不同方式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和居民就業。例如:與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雷波縣合作,通過捐贈價值人民幣120萬元的啤酒糟等物資,支持當地實施「基礎肉牛銀行模式」產業扶助方案,推動肉牛養殖產業發展。另外,集團又投資人民幣3.48億元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開發區興建啤酒廠,帶動產業發展,擴大當地稅收,創造就業機會。集團又響應昌都市政府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要求,派出駐村隊員前往當地卡若區妥壩鄉康巴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。
今年是華潤啤酒30周年紀念,集團對於獲得「卓越ESG企業大獎─上市公司」殊榮感到十分榮幸,並指獎項是對公司實踐ESG工作的肯定。展望未來,集團將發揮過去累積的經驗,通過「啤酒+白酒」的商業模式,聚焦「產品高端化、品牌多元化和國際化」,大力促進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,努力打造成為消費者信賴、員工自豪、行業領先的國際化綠色釀酒企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