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境、社會及管治(ESG)一直是港鐵公司營運的重要一環,於其「變.造未來」企業策略中,港鐵訂立三大環境及社會目標,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、促進社會共融,以及為個人及社區提供發展機遇。過去一年,港鐵多管齊下,在各業務中落實多項ESG措施,獲《明報》頒發「卓越ESG企業大獎」。港鐵公司總經理─環境及社會責任黃嘉盈表示:「港鐵公司作為服務香港45年的公共運輸營運商,多年來一直與香港相伴同行,秉承『推動城市前行』的使命,履行社會責任,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。」
推動綠色營運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
鐵路是低碳集體運輸交通工具,港鐵在全港公共交通使用率超過一半,所使用的能源只佔公共交通界別的約8.8%。為推動綠色營運,港鐵在規劃、設計、建造和營運鐵路網絡和物業時,會融入環保元素及具能源效益的措施。屯馬綫顯徑站採用多種環保設計,去年更憑著引進更多綠色措施,獲升級至英國建築研究院綠色建築評估系統BREEAM In-Use「出色」(Excellent)評級,成為全球首個榮獲此認證的鐵路車站;而正動工的新鐵路項目,包括東涌綫延綫的東涌東及東涌西站、屯門南延綫的屯門南及第16區站、屯馬綫洪水橋站、東鐵綫古洞站及小蠔灣站七個新車站(車站名稱僅為工作名稱)設計亦獲得香港綠色建築議會「綠建環評」暫定金級或以上的認證。採用可持續設計的新車站日後投入服務後,預料比起傳統車站每年可減少約20%的碳排放量,相等於每年種植約4萬棵樹。
港鐵最近亦引入電動巴士,電動巴士較傳統柴油巴士減少逾六成的碳排放;公司亦正研究在輕鐵網絡使用氫能的可行性。
不同平台推廣低碳環保生活
港鐵運用鐵路和車站等平台,積極推動環保和實踐低碳生活。除在多個車站安裝飲水機外,港鐵去年底亦聯同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及foodpanda香港推出可重用餐盒計劃,於香港站設置計劃下全港首部供公眾使用的可重用餐盒自助借用機,推動大眾減少使用即棄餐具。今年二月回收便利點「綠在青衣」更進駐青衣站,而港鐵旗下減碳獎賞平台Carbon Wallet亦成為環保署「綠綠賞(電子)積分計劃」首個積分兌換合作夥伴,鼓勵市民建立回收習慣。
另外,港鐵於今年三月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辦「綠鐵B『動』樂日」大型活動,邀請多個非牟利機構、環保組織及綠色企業聯手擺設Go Green攤位遊戲及舉辦DIY綠色工作坊,積極向公眾推廣源頭減廢、回收廢物和升級再造理念。
善用科技 促進多元共融
推動社會共融是港鐵其中一個重要方向。為方便需要使用無障礙出行服務的乘客,港鐵不斷提升「關愛共乘」手機應用程式,包括加入查閱所有車站無障礙設施資訊功能,及提升「行程指南(簡易版)」功能,提供實時升降機狀態資訊,方便長者及其他有需要乘客出行。港鐵亦推出「輪椅活動摺板預訂」服務測試版,方便輪椅使用者提前預訂在指定時間使用活動摺板,提升乘客的無障礙出行體驗。
港鐵亦積極舉辦多元及共融活動,2005年港鐵成立「鐵路人 鐵路心」義工計劃,今年義工月就以「連繫相伴45載 關愛共融建未來」為主題,組織四個大型義工活動,服務對象包括低收入家庭、基層學生、少數族裔及劏房戶家庭;去年六月亦重啟港鐵藝術舞台,涵蓋多元與共融、青年、街頭表演等主題。港鐵內部亦致力推動多元共融文化,去年推出全新為期一年的「EmpowerZ」培訓先導計劃,聘請來自不同族裔的人士或殘疾人士,藉此裝備他們的職場能力,協助他們發揮個人潛能。
為年青一代提供發展機遇
踏入新世代,社會及職場環境有很大變化,港鐵今年推出全新「’Train’出光輝每一程2.0」計劃,以「未來.共融.成就」為主題,為年青一代裝備未來技能及激發新思維,並鼓勵他們更深入了解社會共融議題;多隊勝出隊伍更獲得免費遊學機會,前往澳洲和北京參觀港鐵的業務,學習創新科技及體驗當地文化特色。與此同時,港鐵今年七至八月繼續參加香港特區政府舉辦的「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2024」,向十名大學生提供到北京、深圳、杭州及澳洲業務中心實習的機會,藉此汲取工作經驗、擴闊視野,為事業發展做好準備。
展望未來,港鐵會繼續秉持「推動城市前行」的使命,提供安全、可靠及便利的綠色鐵路運輸服務,為社會創造長遠可持續的價值,邁向更美好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