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和集團 實踐節能減碳 推動綠色管理

▲位於馬鞍山的Silversand在環境設計上花心思,融入綠色生活理念。

逾半個世紀以來,信和集團扎根香港,發展及參與逾250項優質物業,與社會同心發展,致力「建構更美好生活」。信和集團於《明報》主辦的首屆「環境、社會及企業管治大獎」榮獲「卓越ESG革新大獎」、「卓越減碳大獎」以及「傑出可持續發展領袖大獎」,公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、積極利用創新科技,以及和社會各界攜手推動減碳工作的成果備受肯定。

貫徹ESG理念 締造綠色建築環境

集團於2010年成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,至2020年整合為「環境、社會及管治督導委員會」,由各部門代表組成,有系統地規劃及推動相關工作,涵蓋「綠色生活」、「創新構思」和「心繫社區」三大重點範疇,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業務各層面,為持份者創造長遠價值,從建築規劃理念到環保設施,從綠色物業管理到環保與智能元素兼備,從關顧員工到服務社群,建構宜居、宜作、宜樂的社區。

集團深明建築環境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,為旗下香港新建物業取得綠建環評認證及「WELL™」建築標準認證。此外,集團積極利用物聯網(IoT)、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科技提升物業管理及環保績效。為進一步支持創科發展,信和集團於2018年成立「信和創意研發室」,提供沙池平台讓科技企業測試及驗證新意念或方案。集團亦與合作夥伴推出企業創新計劃「城慧」,培育具潛力的創新技術解決方案。部分入選方案已通過概念驗證及測試階段,並率先於集團旗下項目試用。

▲信和集團推出減碳環保措施,採用太陽能電池板創建綠色生活。

科技綠色管理 保育城市生物多樣性

集團關注施工及項目周邊環境,引入數碼科技及創新方案,同時支持本地初創公司。集團在旗下工地引入能源儲存系統「淨能櫃」,供電予天秤、電焊機、起重機等重型地盤機械,同時具有自動充電調節功能,較傳統柴油發電機寧靜及減少碳排放量達75%,有助改善周邊空氣質素。集團亦率先於朗壹廣場採用「OpenSpace.AI 360」,以360全景視頻捕捉和空間映射技術,透過圖像識別AI人工智能算法、大數據雲端工程進度和品質管理自動化追蹤系統,提高建築效率和施工質素。

▲信和集團為可持續發展出力,榮獲「卓越ESG革新大獎」、「卓越減碳大獎」以及「傑出可持續發展領袖大獎」實至名歸。

集團廣納創新技術來提升現有建築物的能源效益,促進物業可持續發展,例子包括於奧海城3期和藍灣廣場試用智慧平台PlantPro,每年省電逾16.74萬千瓦時。在旗下物業安裝逾4,000塊光伏電板,每年產電量達129萬千瓦時,相當於約400個3人家庭1年的用電量。更在旗下物業安裝1,530個電動車充電器,全面推動節能減碳措施。

此外,集團推動循環經濟,包括與本地初創企業EcoBricks攜手推出新方案,有效處理7類塑膠廢料,包括混合塑膠和合成塑膠,升級再造成建築用的環保磚,應對都市廢棄塑膠問題。除香港黃金海岸、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及奧海城外,集團計劃應用於其他合適物業,並會繼續鼓勵租戶及顧客參與。

制訂可持續發展藍圖

集團於2020年發表《可持續發展願景2030》,及後增加目標至合共38項,涵蓋再生能源、減塑、環保建築認證及創新科技等重要範疇,並簽署支持聯合國全球契約、「Business Ambition for 1.5ºC」及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小組(TCFD)等國際倡議。此外,集團發表《減碳藍圖》及展開風險評估,訂立長期策略及全方位方針,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。

▲南區全新甲級商業項目Landmark South將自然和健康概念融入綠色建築規劃中,帶動健康工作新趨勢。

與社區同心前行 推動綠色發展

有賴各合作夥伴、持份者和業界的支持,集團榮獲超過100個本地及國際獎項及認可,包括成為香港首家入選「Global 100」全球100大可持續發展企業的發展商,以及獲納入道瓊斯可持續發展亞太指數及標普全球(S&P Global)的2023年度可持續發展年鑑等。

信和集團副主席暨環境、社會及管治督導委員會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:「集團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業務各層面,透過建築規劃、綠色物業管理、教育和環保創新建構更可持續發展的社區。我們當繼續努力,與各界攜手為環境及社會帶來正面影響,建構更美好生活。」